19-09-24 来源: RCO催化燃烧设备,粉尘治理设备,环保设备厂家-郑州腾达机械
根据最新气象和空气质量预报结果,9月25日起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出现一次不利气象条件过程,影响范围大、持续时间较长。生态环境部发布预警提示信息,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等省市将启动应急预案,实施大范围的区域应急联动。
大范围、长时间污染过程在这个时期发生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并非偶然,近年来观测数据表明,9月中下旬至10月初每年都会发生区域性污染过程。例如,2016年9月22日-10月4日,先后发生两次污染过程,在长达13天时间里平均仅有两天达到优良水平。2017年9月21日-10月8日,区域先后发生3次污染过程。那么,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都有哪些呢?
首先,排放强度大、远超环境承载力是导致区域污染频发的主要原因。由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可知,虽然近年来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,但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,2018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“2+26”城市排放一次PM2.5、SO2、NOx、VOCs、NH3等污染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倍左右,大大超出区域环境容量。其中,唐山、石家庄、天津、邯郸、郑州等城市的排放量居“2+26”城市前列。且近几年“十一”前后出现的污染过程中,硝酸盐是PM2.5的首要组分,占比超过30%,硫酸盐占比也较高,这一现象表明工业和机动车排放对PM2.5贡献显著。
其次,不利的气象条件是发生污染过程的重要外因。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节转换时期,冷暖气流交替,极易出现不利气象条件。对区域内多次重污染过程的分析表明,当近地面风速小于2 m/s、存在近地面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时,污染物快速累积;特别是相对湿度高于60%时,气态污染物向颗粒物的二次转化显著加快。同时,受大气环流影响,区域内污染物输送对各地空气质量影响较大。
上一篇: 如何正确理解“零排放”?
下一篇: 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现状